作品名称: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
编著:郁龙余等(著)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9
ISBN:7227027899

    

内容简介:

     

    中国和印度同属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世界三大文化中心。两国文化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然而又交通自古,文缘久远。一部中印文化交流史,可谓源远流长,硕果累累,堪称跨文化交流的楷模。其间,涌现出了鸠摩罗什、菩提达摩和法显、玄奘、义将等高僧大德,光前裕后,彪炳史册。纵览中印文化关系,在古代中国输入多而输出少,至近代渐趋平衡。印度泰戈尔、辨喜、尼赫鲁、师觉月等,深受中国文化熏陶,中国梁启超、陈寅恪、郭沫若、苏曼殊、冰心等,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中印文化交流,呈现出交光互影的新景象。 本书陪伴你追寻先贤求法踪迹,考察时彦切磋之旅,展望未来的发展宏图。 中印两大民族友好、强盛,乃是尧天舜日、罗摩盛世,两国人民之大福祉,世界人民之大福祉。

    《梵典与华章》是深圳大学郁龙余教授带领七位研究生写的一本学术著作。2004年出版后,受到中印两国领导人和读者的重视与好评。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出访印度前,调阅了《梵典与华章》,并将此书作为礼品送给印度友人。
     2005年7月29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季羡林先生时说:“我今年三月访问印度。出访前看到了《梵典与华章》一书,开卷就有您的题词:‘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我们简直无法想像人类今天的社会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2006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他在回答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时说:“今年是中印友好年,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梵典与华章’,即中印文化的交流。我觉得中印关系发展到今天,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日,新华社电稿《温总理引用的古语诗文典籍》专门对总理讲话中的典故作了一些解释。——“梵典与华章”出自我国一本学术著作《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
     2006年3月17日,《深圳特区报》刊登记者梁婷的长篇通讯《总理引言出自深圳著作》,从“深圳学术研究的奇葩”、“文学价值与学术价值并进”、“填补南方中印研究的空白”三方面,对《梵典与华章》及其作者,进行深入报道。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梵典与华章》给予了很高评价,如著名美籍华人印度学家谭中教授说:“它使我这个继承泰戈尔和谭云山共同发起的‘中印学’、并在中印学上工作了半个世纪的耕耘者非常佩服。
     2005年,《梵典与华章》获“中国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2006年,《梵典与华章》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7年6月15日,郁龙余教授和两位年轻作者刘朝华、李美敏(时为北大印度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一起,应邀访问印度驻华大使馆。拉奥琦大使见到赠书《梵典与华章》,高兴地说:“非常感谢。这本书在印度很有名,是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送的,我们称为国礼。许多领导人那里都有这本书。感谢你们,感谢深圳大学为中印友谊作出的贡献。”

    

目录:

     

华夏天竺,兼受尚同——关于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对话

造福两国,泽及世界——中印文化关系源远流长

1. 印度则交通自古——你来我往的三千年老友

2. 虽兄弟眷属,何以加之——世界文化交流的楷模

天竺黄钟,华夏和鸣——四大《吠陀》在中国

1. 瑰丽幽夐,世界大文——从佛典中的吠陀诗说起

2. 梵风悠长,绵绵不绝——吠陀思想与现代中国

大林深泉,荫泽东土——两大史诗、民间故事在中国

1. 将“支那”推向世界——《摩诃婆罗多》与中国

2. 十奢王缘,兰嘎西贺——《罗摩衍那》在中国

3. 皇家秘笈,遍传东邻——《五卷书》在中国

佛兴西方,法流东国——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1. 白马驮经,三藏译师——佛经与中国译经家

2. 普渡慈航,立地成佛——印度佛教的中国化

3. 禅悦朝隐,轮回业报——佛教思想在官府民间

4. 欲向文殊叩法门——中国近代思想与佛教

禅光佛影,遍照九州——佛教与中国文学

1. 孤鬼神人,梦中世界——佛典与中国小说

2. 添花锦美,切玉刀巧——佛典与中国诗歌

3. 柳毅传说,目连救母——佛典与中国戏曲

五天屈子,千古一美——迦梨陀娑在中国

1. 梵仙丽质,中土生辉——《沙恭达罗》的中译及演出

2. 离愁别绪,银汉白云——《云使》在汉藏地区的传播

舞论诗镜,神州可鉴——印度文学、诗学研究在中国

1. 诗意人生,梵竺庐主——金克木与印度文学、诗学研究                             

2. 盛名无虚,发愿之作——黄宝生及其《印度古典诗学》                           

神像侧曲,庄严中华——印度艺术美学在中国
尺度至上,尊卑之维——《梵天尺度论》在中国
吴带曹衣,梵水华风——佛教绘画与中国人物画
凿窟雕像,帝身即佛——佛教造像与中国雕塑
鱼山梵呗,霓裳羽衣——婆罗门曲与中国音乐

梵佛新声,故事拊掌——印度现代作家与中国
天竺诗圣,华夏知音——泰戈尔视界中的中国文明
观者如堵,千古评说——泰戈尔1924年访华
新华文苑,新月飞鸟——泰戈尔与中国新文学
印度鲁迅,小说之王——普列姆昌德在中国

滔滔江汉,贤豆汲之——现代印度学者与中国文明
哲人之思,道奥义书——辨喜与中国文化
开国元首眼中的神州——尼赫鲁的中国发现
期盼中国“宗教觉醒”——拉达克里希南与儒释道

汉云梵月,华竺文忠——现代中国学在印度
功比玄奘,忍仙圆成——谭云山与中国学院
印度汉学,功推第一——师觉月的中国缘

继往开来,华梵共尊——中国现代印度学与季羡林
历六十载,创新梵学——现代印度学的创建
钟情梵典,犹重诗文——印度文学与季羡林
一代宗师,学术圭臬——季羡林的治学之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时间:2012-9-10 16:50:27

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网站 CopyRight(2012) 技术支持:科筑网络

粤ICP备08005809号